全国服务热线:0351-4378829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阳街75号

电话:0351-4378829

传真:0351-4378829

邮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网:http://sxzydz.com

媒体报道

【行业要闻】汪民: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日期:2021-10-19 人气:3297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我们这次培训活动。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和各地党委、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通过方方面面尤其是广大一线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成效十分显著,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是,我国特有的地质环境、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以及频繁高强度地人类活动,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新形势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涉及对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和危害能力的分析评判。在某种程度上讲,危险性评估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难度最大的—个环节,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检验,首先是对地质灾害要有本质上的透彻认识。包括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勘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工作越是深入,越要不忘根本,牢牢把握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防治工作的客观规律,防止认识上的跑偏。借此机会,我想就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高度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些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地质灾害的特点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目前防治的重点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除缓变性的地裂缝和地面沉降之外,其他四种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需要对当地地灾隐患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为加快进度,原国土资源部专门组织一批技术人员进行遥感解译,从安全角度,凡可疑之处均划为危险区,结果是漫山遍野都是隐患,与实际有很大出入,后来还是依靠地面调查,组织四川全省地勘力量,并从19个省市区各抽调—支队伍,花很大力气才完成这项工作。尽管如此,许多同志还是向我表示,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质结构的控制,并受降水等因素的强烈影响。由于问题主要发生在地下,一般性的地表调查,只能对隐患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山高路陡林密草厚的地方,人很难到达,即使人员到达、地表也很难观察,即使在地表发现蛛丝马迹,也难以判断其深部变化情况。
     这实际上是我们早在1999年在国土资源大调查部署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就高度关注的问题。地质灾害隐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调查很重要,调查奠定基础,但调查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认识,以后又在多次实践中得到印证。2009年6月5日,重庆武隆发生山体滑坡,数十人遇难。事后观察现场,当初地表发现的几厘米宽的裂缝,地下却是几米宽的大溶隙。在面临陡崖一侧,曾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划定危险区,并将影响区范围内的几十户居民撤离,没想到外部观察的只是一个视倾向,最终滑体出乎意料向另一个方向冲出,教训十分惨重。这充分说明,如果不进行专门的勘查,很难对隐患点进行科学评价和准确控制。而地质灾害隐患量多面广,全国仅初步查定的就有28万余处。要对所有隐患点都进行一定的必要勘查,显然在财力上又难以承受。因此,我们实际上就是在既掌握宏观背景又不十分了解大量具体细节这样一种基础上推进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地思想认识。
      2、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
     地质灾害的发生,表象是岩土体失稳,实质是岩土体的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现象在地表,根子在地下。而地下的情况又错综复杂,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需要开展专门的勘查工作,对当地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条件和岩土体结构进行深入了解,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即使如此,稍有不慎,仍有可能出现重大误判。
      在2015年南方某地,某具有甲级资质的地勘单位对一处滑披隐患进行治理。按照勘查结果,确定某深度一结构面为主滑动面,结果在削坡和锚固施工中,更大深度的结构面发生滑动,造成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30余人遇难。血的教训再次印证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事灾害防治工作,必须有如履薄冰的态度,来不得一丝松懈和马虎。
     地质灾害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地下情况的难以把握,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难以预测。一块巨石,立在山顶,会不会掉下来,什么时候掉下来,谁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一旦掉下来,就有可能酿成大祸,最好能像天气那样进行事先预报,可就是苦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多年来,开展过多次科研攻关,尤其是关于滑坡和泥石流,进行过多次模拟实验,迄今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正因为如此,目前关于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主要是抓临灾预兆。像山体掉石块、山坡裂缝加宽、地面出现鼓包、小溪突然断流等等,都有可能是地灾发生前的表现。我们建立群测群防体系,一方面是因为地质灾害分布广泛、散布于广大乡村,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发动广大群众,大打群众战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质灾害难以预测,但有可能进行临灾预警的这种特点,只有组织群众,加强房前屋后、附近山体的巡查,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地质灾害。实践证明,这是我国防治地质灾害最为可行、最为有效的办法。不管形势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条基本经验都需要很好地坚持下去。
      3、动态变化性强
     目前,关于地质灾害防治还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有同志认为,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就是花大力气查明隐患,然后把这些隐患点死死看住。还有同志发现,许多地灾的发生,不在已知隐患点,由此质疑隐患调查的工作成效。
     之所以存在这些不同认识,我个人认为,主要还在于对地质灾害的特点了解和把握不够。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不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一般的地表调查只能是概略性了解,很难一个不漏,更难于全面准确控制,而且,地质灾害隐患具有很强的动态变化性。由于构造因素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变化、各种内外力地质过程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隐患也在相应发生着变化,没有发现隐患的地方可以出现新的隐患,小的隐患可以发展成大的隐患,甚至灾害的类型也可以发生变化。
     比如,在没有过多物源的沟谷,可以由于滑坡而提供大量物源,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决堤后形成巨大的泥石流,从而对下游产生强烈破坏。这种情况,各地屡有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地质灾害隐患隐蔽复杂和动态变化的这种特性,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既要大力加强隐患调查,不断夯实防治的工作基础,又不能单纯依赖于隐患调查。要始终坚持动态变化的观点,防止出现工作的片面性。
      4、突发性和破坏性巨大
     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都有其一定的孕育发展过程,但往往过程隐蔽,情况复杂,而且,灾害一旦发生,便是突如其来,速度非常快,使人猝不及防。像山体滑坡,滑动的速度可以高达每秒数十米,甚至比火车的速度还要快。由于速度快,柔也变成钢,破坏性超出常人想象。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我在现场亲眼看到,液体状的泥石流可以像钢刀一样,将几层高的楼房一劈两半。对这种情况,真正了解的人还不是很多。就全国而言,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但具体到一个村庄、一个工地,却往往是多年不遇。人们对地质灾害的特点并不十分了解,尤其缺乏切身的感受。
     在云南某水电站施工现场,当地国土所曾多次下达通知,认为其临时住所选址不当,建在一冲沟的沟口,存在泥石流隐患.要求其另改地方,但并未引起施工单位足够重视。除条件所限,找不到更为合适的地方之外,他们认为,自己是大型企业,人才济济,现场就有一批博士、硕士,长期从事山地土木工程,完全有能力处理此事。经过研究,决定在沟口向里2公里左右设置岗哨,一有风吹草动就启动警报,迅速撤离。结果,泥石流真的发生后,虽然启动了警报,也跑出来70多人,但仍有20余人因滞缓而遇难。在贵州某地,虽然对山体滑坡进行了预警,并将下方的数十户人家进行了迁移,但没有想到,滑坡启动后,能冲过对面具有遮挡作用的近20米高的陡坡,而后沿沟谷近90度转向,造成数十人死亡。这些情况,说到底,还是对地质灾害缺乏认识。
     所以,对地质灾害的特点,要广泛宣传,多次讲,反复讲。光讲不行,还要反复多次地进行演练。记得有一次,在三峡某地进行现场考察,不巧发生小型山体垮塌,专家组迅速撤离,结果有两名专家慌不择路,完全违背常识,不是向横侧一方,反而沿碎石流动方向奔跑,幸亏事件规模很小,才没有酿成大祸。因此,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决不能光说不练,要反复练,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

二、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部位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之处漫山遍野。有同志讲,别人进山,到处是景;我们进山,处处是险,好像哪里都是地质灾害。这既体现出是一种责任,也需要我们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部位。
      1、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条件脆弱。面对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凡是有人的地方,特别是人员集聚的地方,像村镇、集市、学校、医院、厂区、以及交通、水电等重要基础设施周围,都应当是我们高度关注的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是否存在地灾隐患,只要有沟谷、斜坡、陡崖、陡坎,就要高度警惕。尤其是对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却又多年太平的地带,不能有丝毫大意。这些地方,不出事则已,一出就是大事。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地质灾害防治,一要常备不懈,大意不得;二要把人放在首位,工作重点必须围绕人的安全而展开。
     2、要深入把握当地区域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客观规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受地质条件控制,多因降水、冻融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而诱发。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认真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
     比如,在花岗岩地区,地表常覆盖有厚度仅数米甚至几十厘米的松散风化层,与下伏坚硬花岗岩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力学性质,虽然地表林草茂盛,看似岩体稳定,实则上下两层皮,一旦地表因降水等因素而浸泡软化,就极有可能发生滑动。这是福建等地许多地方出现垮塌和小型滑坡的主要原因,需要特别加强斜坡排水和工程护坡。
     再比如,在斜坡地带,顺向坡的危险要远大于逆向坡。对顺向坡,只要坡脚不稳、悬空,就有可能滑动;只要有人工切坡,就必须采取相应加固措施。而对逆向坡,则需要主要关注构造切割和岩石破碎情况。还有黄土因降水、冻融、地下水位抬高等因素而失稳垮塌、滑动等。
     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必须加强地质条件和地灾发生规律的分析。这方面的工作愈为深入,防治工作就越有针对性,成效也就更为明显。请地质队伍进驻、专业人员指导,要避免简单的就事说事,就隐患点谈隐患点,还要加强整体地质条件分析和规律的把握。
      3、要危险区和隐患点监控相结合
     目前,关于地质灾害区划,许多地方将易发区范围划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完全对其监控,力不从心;而隐患点的确定又相对局限,不少灾害的发生都在隐患点以外。为破解这个难题,浙江、四川、湖南等地进行了很好地探索,形成了危险区与隐患点双控的工作模式,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将存在地质灾害威胁的村镇、学校、医院等防治重点的四周一律划为危险区,反复进行调查巡查,坚持进行汛前雨前调查、汛中雨中巡查和雨后汛后复查,既不放松隐患点的调查、评价与监控,也不放过四周重点部位的变化,取得了很好地效果。这种做法符合工作规律,应当尽快大力推广。

三、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地质灾害防治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从管理角度,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需要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严格遵循“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地质灾害的引发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大诱因。对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必须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则应坚持由地方政府负总责,由此构建起地方政府牵总、各部门分工、各方面配合、自然资源部门监督协调的组织严密、责任明确的工作体系。这既是法定原则,也完全符合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需要。实践证明,凡是这项原则坚持好的,体系就完备,工作就顺畅,成效就明显;反之就相互扯皮、麻烦不断、效率低下。要加强总结交流,大力推广成功经验。
      2、充分运用“技防"手段提升人防能力与水平
     群测群防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经验。在广大山村,有没有人临灾预警,效果大不一样。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自防自救,基层干部、驻守专业队伍、社区群众发挥着重要的第一防线作用。我国绝大多数成功避险依赖于群测群防。要珍惜这种经验、发展这种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切实提高这支队伍的防治能力与水平,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近年来,在自然资源部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推动下,一批现代化现场监测设备研发成功,已在2万多处隐患点配套安装。这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史的一场革命。尤其是,像深山远程滑坡、泥石流等特大地质灾害,远超群测群防的监控能力,比如,2010年“8.7”甘肃舟曲泥石流的启动,发生在数公里以外的深山沟;2017年“6.24”四川茂县滑坡,起源于人员难及的高位山体。只有实行“技防”加“人防”,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科学总结、研究分区分类报警的“阈值”,探索闭环的预警响应机制,下决心通过技术进步,大幅提升群测群防的能力与水平。
      3、着力夯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地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都有很好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一是要高度重视隐患普查(调查、排查)工作。只有“家底”清,才能工作明。“家底”越清,工作越明。要坚持定期查,反复查,这是防治工作基础的基础。二是要坚持地质专业队伍住县进乡制度。科技下乡,解疑释惑,宣传普及,指导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工作体系。立档建卡、巡视观察,明确责任、压实任务,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编制预案、反复演练。四是要构建完善地灾防治工作的信息化平台,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一张图”上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4、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质量
     工程治理是地质灾害防治最根本性的措施。预警预报,遇事就跑,总不是长久之计。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进行大规模移民搬迁和工程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包括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环环相扣,来不得一丝地马虎,哪一方面都不能出问题。由于地下情况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如果勘查不到位,设计就会跑偏,施工就会走样。设计、施工、监理等后续工作环节也同样如此。决不能由于工程实体主要掩埋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就疏忽大意,甚至偷工减料。地质灾害防治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行的是终生负责制,也是一种良心工程,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考验。我们现在实施的治理,多数在20年以内,反面例子还不多,决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犯下历史性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座各位基本都是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人员,既要仔细把握每一个技术细节,也要把握好工作上的总体格局。希望我的上述认识与体会,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谢谢大家!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新闻资讯单位简介业务介绍党群工作客户服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