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51-4378829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阳街75号

电话:0351-4378829

传真:0351-4378829

邮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网:http://sxzydz.com

媒体报道

【行业资讯】地勘单位转型与勘查市场建设(二): 国企转型之路

日期:2023-01-16 人气:1443

图片



我国企事业单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是国之大计、国之大局,不是以产业、以部门来谋划的。因此,地勘单位改革也要顺从这个大计、服从这个大局,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偏离。然而,遗憾的是,我国从事矿产勘查的地勘单位,相关部门在它们转型过程中,对一些重大原则问题的处理,不仅没有遵从国家确立的方针,不能差之毫厘,反而背道而驰,失之千里。


图片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消灭了私有制,形成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大类经济体。城市的厂矿商全部化为国有企业,大到鞍钢一汽,小到小吃店理发店,统统挂上了“国营”的牌子。

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企事业单位没有经济自主权,实行的是统收统支制度,收支两条线,你需要的资金由国家拨付,你生产的产品由国家计划安排,你获得的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国家是个大工厂,企业是这个大工厂的车间,财政部长是这个大工的老板,支出是他的钱,收入也是他的钱,市场仅是个形式,有一点生活商品市场,但没有生产要素市场。

然而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资产的概念还是有的,企事业单位都有资产核算和管理制度。因为如果没有资产,政府投入的资金就没有了着落。因此,在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经济系统是按资金-资产-产品的轨道运行的:国家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即资产的支付;企业使用资产生产产品;产品列入国家计划进行分配。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虽然以市场销售的方式进入到家庭,但是受到严格计划分配的控制,那些能源、钢材、化工等重工业产品,有着更强的计划分配性质,自由购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资产和商品是企业运行的三部曲,与计划经济的资金、资产、产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却有根本的差别:市场经济三部曲是以市场为舞台演奏的,而计划经济三部曲是以计划为舞台演奏的。两个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三步运行环境差别很大,无法衔接,但资产这个环节在概念上基本相同,因此资产就成了企业转型必须搭建的一座桥梁。


图片


图片

国有企业转型之路 


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体制上差异很大,我国国企转型不是一开始就胸有成竹、而是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前进的。至今仍然没有到达彼岸。

到2004年为止,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三个历程:国企经营层面的改革、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19781986年:国企经营权层面的改革

这是一个有限放权的改革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企业的经营权、产品的支配权、收益的分配权均由政府垄断。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政府向企业让渡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14项经营权。这一阶段的改革使得国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

19871992年: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地涉及产权问题。对此进行了两种尝试:一种是仍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推行企业承包制和租赁制,就是利润“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另一种是实行股份制。股份制改革是国企在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推进,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由国家垄断的企业财产制度,使国企内部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优化国企内部的治理结构。但由于种种原因,两种改革方案均未获得预期的成功。

19932004年: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步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革,使国企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做出了重大部署,“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企改革的步调趋于“平稳”,侧重点转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阶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随后在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挂牌成立,各级国资委也随之建立,原有体制下国企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状况得以改变,并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隔开了其他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初步实现了出资人职能的一体化和集中化。


图片


图片

国有企业转型要点


  第三阶段时逢亚洲金融危机,在中央的有力领导和正确方针指引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形成了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模式,为我国企事业单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方向、方法和路径。2004年之后的国企改革,是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深化的,其要点如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进入新世纪,重点转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在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资产、人和事,隔开了其他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初步实现了出资人职能的一体化和集中化。

这些要点的每一条都与资产有关。如果没有资产,所有上述5个改革要点就无法实施。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无资本的概念,但其资产的概念与市场经济大致相同。只要抓住了资产这个牛鼻子,就可以完成计划经济的企事业单位向市场经济企业的转型。

“产权清晰”集中表现了对资产的管理要求。所谓“产权清晰”,指要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对相关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有清晰的产权边界;理清产权关系;权责相等。在这里我们指的是国有资产,当转型涉及民营资产的时候,更需要做到产权清晰。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清晰是产权清晰的首要条件。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在宏观上产权有比较完整的法律地位,在微观上产权有比较健全的法律程序;另一层含义是产权能得到真正的法律保护,最高占有权和实际支配权的“权益”或“权能”都会得到法律保障。经济意义上的产权清晰,是指产权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是清晰的,是 “一组”权利。只有这组权利的权、责、利相统一,在企业运营的实践中得到完全、彻底的界定和保障,才说明产权在经济上是清晰的。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经济意义上的产权清晰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产权的最高所有权要得到充分体现,这主要是表现在财产的终极所有者对产权有极强的约束力上;二是产权的实际支配权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权力、责任、利益的内在统一。

产权清晰与整个改革要点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只有产权清晰了,上述这5条才能实现;或者反过来说,只有这5条实现了,产权才能清晰。

现在回到从事矿产勘查的地勘单位上来,它们的产权清晰了吗?它们的资产能保证国企改革这5个要点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连资产都没有,哪来的产权?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的代表对它们不闻不问,何谈探矿权资产的最高占有权和实际支配权的权责利关系。总之,从事矿产勘查的地勘单位失去了国有资产,失去了代表国有资产的母亲(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它们是国企改革大潮的一个弃儿,已经没有资格来谈论产权问题了


图片


图片

从抓大放小试看地勘单位转型


“抓大放小” 是我国国企改革的一条重要战略: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和大型国企,实行“抓大”战略,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实现投资结构多元化,使有限的国有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大量的小型企业,通过资产出售方式放开搞活,由职工、个人购买。1999年,国务院国办发(1999)37号文下发了国土资源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200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2001)2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把煤炭、冶金、化工和建材地勘队伍组建为4个大公司,有点抓大的意思。对原地质、有色、核工业部门的地质队伍,则全部属地化,没有集中组建公司的提法,不知是属于“抓大”呢还是“放小”。在近两年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各省对省内属地化队伍进行了重组,也有点“抓大”的意思。

然而,抓大也好,放小也罢,由于探矿权价款被收缴,这些地勘对伍全都失去了转型的基本条件,在改革的大潮中进退不能。

在国企的抓小政策中,主要的转型方式是将企业资产出售,国家退出,民间进入,企业换了主人,但资产犹在,可以顺利转型,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企业职工而言,有资产就有活干,没有大的影响。如果把这种方式套在地勘单位改革上,很像是国家在出售探矿权资产,用价款一点一点地收回对地勘单位的历史出资,并最后放弃对企业的国家所有者身份。如果国家真的这样做,那就好了,地勘单位职工可以购买探矿权资产并支付价款呀,待地勘单位的探矿权资产卖得差不多了,这个地勘单位就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了。然而,这个“放小”不同于那个“放小”,这个放小是地勘单位交出价款,政府不支付任何费用收走探矿权资产的。而且在政府无偿拿走你所有的探矿权资产后还要居高临下地说:你是国有企业,要加快改革转型!这就说明,即使是放小,地勘单位也是死路一条,空有历史功勋的它们,在改革中的地位连小吃店理发店都不如,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能通过出售资产转型活命,但地勘单位不能。

中央煤铁化工建材的“抓大”、各省属地化队伍的“抓大”是否会好些呢?如果停止收缴探矿权价款,肯定会好些;如果维持这个价款的收缴,它们的命运与“放小”是一样的,在改革大潮中欲进不能,欲退也不能,空有一副大企业的躯壳。在市场经济下,有资产是硬道理,有资产才能活命。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10
新闻资讯单位简介业务介绍党务公开客户服务下载专区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