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51-4378829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阳街75号

电话:0351-4378829

传真:0351-4378829

邮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网:http://sxzydz.com

媒体报道

【最新消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日期:2023-07-27 人气:2841
图片

图片

创新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图片

编者按


 

科技决定山西未来发展,创新引领三晋转型升级。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山西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和建设水平,涌现出一批引领前沿、学科交叉、综合集成、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实验室,为我省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现山西发展的新领域、新动能、新优势,本报与省科技厅联合推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系列报道。“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将视角对准全省百余家重点实验室,用生动的笔墨、精彩的镜头,多角度、近距离记录实验室建设发展成效,多形式、立体化讲述富有成效的创新案例和鲜为人知的创新故事,多渠道、宽领域展示我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系列报道将努力把对科技创新的礼赞,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


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构建"--"全时空灾害监测 全方位守护三晋绿水青山

山西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山西省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不断经历着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地质环境严重破坏的考验,为适应我省经济发展的需求“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应运而生。

图片

实验室依托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发挥其工程科技和管理,以及具有现代测绘、地质、物探设备和队伍等优势,并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环境工程、土地工程学科的力量,联合组建。围绕山西省自然资源不清、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针对我国以及山西区域极端气候、资源开发、重大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与工程灾变问题,应对国家及山西省区域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应用需求,以融合天空地一体化测绘传感器的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为代表的地球观测与空间信息技术为手段或技术支撑,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资源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需求中,环境与灾害监测、分析、评估及其预报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构建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评估、信息服务“天空地一体化”的全时空监测体系,助推我省地质灾害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从而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


图片
图片
图片

聚焦发展需求 勇担时代使命

从零起步建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其中的复杂挑战可想而知。杨文府,先后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第十届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殊荣。作为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他在实验室成立之初挑起重任,成为了推动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的中坚力量。

“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是地质之魂,也是一代代测绘人的坚定信念,更是测绘人的执着追求。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杨文府从一名普通的测绘技术人员开始参与生产工作,长期的自然资源调查一线工作经验,让他深刻地感受到自然资源领域,尤其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所面临的困局,以及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求。2017年时任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副院长的他经多方考察、沟通,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2018年成功组织申报了“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图片

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创新管理,对研发项目实时跟进,为实验室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优质的环境。此外,实验室还拥有较先进和完善的物探、测绘、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等各类设备。建设期间,实验室引进瑞士GAMMA全极化便携式地基雷达干涉仪、全数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等高分辨率监测设备、短波红外光谱仪、超宽频大地电磁仪等先进设备,还利用光学卫星遥感、InSAR、机载LiDAR、无人机摄影测量、航空物探手段,为灾害体近实时监测预警预报提供基础。所有设备均有使用制度、日常保养制度、开放共享制度,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不仅如此,实验室还有完善的专业软件满足实验内业分析的科研需要,如GAMMA InSAR数据处理软件、GNSS/INS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Inpho摄影测量系统等软件。

图片

聚焦关键技术 孵化创新成果

“经以武汉大学张祖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项目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推广与应用前景广阔……”

图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今年对于实验室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经过多年联合科技攻关,实验室申报的“山西采煤塌陷区多源一体化监测与场地建设利用关键技术”荣获2022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构建了采煤塌陷区多源一体化监测与场地建设利用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多源、多尺度采煤塌陷区沉陷要素的精准提取和塌陷区场地的高效利用,首次厘清了山西全省矿业权设置情况、摸清了山西全省采空区和塌陷区的家底,为省域尺度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了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目前,项目相关成果已在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山西黄河流域矿区采动生态演变驱动机制与协同修复、国防科工局对地观测重大科技专项——高分专项黄土高原土地规划与资源监测评价产业化示范项目、晋西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早期识别、山西省公路穿越采空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监测与处置成套技术等工程中成功推广应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图片

聚焦产学研用 助力人才培养

45岁以上的带头人来把握团队发展方向,以35岁左右的博士生来带动团队的创新性,以30~40岁的中青年骨干来推动团队发展……

图片

多年来,实验室积极推动人才梯队建设,研究人员人均年龄为42岁左右,处于年富力强阶段,队伍人员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合理。在人员专业配置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科交融和实验室日常管理,除了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学、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专业的人员外,还配置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化学、物探等方面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

图片

此外,实验室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中青年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发改委等单位的科研项目,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迅速成长。通过与各大高校长期紧密的合作交流,以项目带动人才,引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共16人;联合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9人、硕士研究生106人;新晋正高级工程师6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新晋工程师7人,取得注册测绘师资质3人。山西省特技劳动模范1人,中国测绘学会2020年青年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人才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三晋英才4人。

图片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强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研发板块在战略规划和咨询决策方面的智库优势,围绕“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防治”这一大主题,面向山西省六大矿区、六大盆地等开展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及自然灾害遥感信息等关键参数遥感定量反演,开展城市及工矿区沉陷变形、塌陷滑坡监测等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开展技术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深入提高推广、转化和应用的效率,进一步落实推广应用,将优秀的项目成果跳出报告,深度挖掘,凝练拳头产品,加大转化落地,更好服务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10
新闻资讯单位简介业务介绍党群工作客户服务联系我们